国际农场动物福利人才计划
International Farm Animal Welfare Fellowship
2022 讲师
简艺是独立影片制作人和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发起人及主任。他是耶鲁世界学者、哈佛法学院访问研究员、哈佛肯尼迪学院Gleitsman领导力学者、中印学人、剑桥大学访问学人,并曾是亚洲文化协会资助的纽约驻地艺术家。简艺的影片曾获国际奖项并在包括纽约MoMA在内的全球众多场所展映。他是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行动轨道二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在简艺的领导下,良食基金成为食物系统转型尤其是植物饮食为主的食物消费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他的三个硕士学位分别来自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和美国圣母大学,并于2015年在圣母大学获得杰出校友奖。
David Fraser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福利组的教授。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研究各种动物的行为与福利,包括农场动物、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他曾为许多组织担任动物福利科学和政策方面的科学顾问,包括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巴黎)、FAO联合国食品及农业组织(罗马)和FMI食品营销研究所(华盛顿)。Fraser教授是一位热情的老师,他指导过众多研究生。他也出版过众多著作,包括流行的导论书《理解动物福利:其文化背景下的科学》。2005年,他因“身为动物福利科学领域的先驱”而被任命为加拿大勋章成员。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
张沛于201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学位。出于对动物的关爱,大学期间她担任了学校小动物爱好者协会会长,并于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ICCAW),现担任ICCAW副秘书长。张沛拥有丰富的农场动物福利推广经验,她长期与食品上下游企业、学术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组织过多场国际和国内农场动物福利方面的大会和培训班,并参与制定了9部中国的动物福利标准。
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语言哲学与动物伦理学。曾参与创办一家流浪动物救助站,参与国内外动物保护与研究工作。目前正主持《动物研究》译丛,并主导多个动物保护社会调查与实践项目。
英国教育学院名誉院士,英国皇家生物学学会会士。李博于1984年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现代汉语研究专业,曾长期在中国和日本学习和工作。管理协会在欧洲、亚洲二十几个国家的发展策略,负责RSPCA所有的国际事务。在中国最早的国际动物福利会议的组织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此外,他还与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合作促进实验动物福利以及伦理审查。2008年以来,他与中国政策顾问和学者深度合作,参与起草中国首部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他还是RSPCA与中国生态体验教育项目合作的动物福利教育长期项目的负责人。
近期,由加纳牵头,多个联合国成员国共同提出议案,在联合国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及“动物福利”,即“动物福利-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该决议于 2022 年 3 月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成功通过。李博为提案成员国担任技术顾问。
杨青是全球食品合作伙伴(Global Food Partners)的项目经理,负责与中国蛋品业开展合作,以实现企业向最佳无笼鸡蛋生产系统的过渡。杨青在动物福利领域具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负责促进和支持更高动物福利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她曾与国内鸡蛋生产企业合作推动无笼鸡蛋生产的实施,并组织各种行业活动与研讨会,以协助提升国内兽医、科研人员和其他主要行业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建设。
在加入全球食品合作伙伴之前,杨青曾就职于两家领先的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她曾担任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中国区研究主管和亚洲动物基金(Animals Asia Foundation) 动物福利经理。期间,杨青与畜牧业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帮助他们在生产和饲养过程中实现更高的动物福利,其中包括禽类无笼养殖与生猪养殖采用群养系统。
杨青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国际动物福利、伦理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英国肯特大学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研究方向专业硕士学位,以及四川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她目前正在攻读爱丁堡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重点研究人们对于蛋鸡与肉鸡福利问题的态度。
周尊国先生从2008年起担任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中国大使、中国首席代表。
十几年来,他在大中院校和社会机构完成了上百次的动物福利演讲来提高公众意识。2017年起,他持续参与组织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主导禽业峰会。并多次在世界动物福利科学大会和良食峰会等活动中发言。他所倡导发起的福利养殖金奖项目每年惠及2.87亿的农场动物。
2020年10月2日,他被推选为世界农场动物日亚洲代表人物。2021年,他同时担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动物福利国际联盟(ICFAW)亚太远东部(AFEO)指导委员会主席,全力推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福利”的理念。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IFS国际卓越标准亚太区代表处负责人
合肥学院兼职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中心食品安全培训专家
曾任麦德龙麦咨达总经理。主要负责食品和农产品供应商的审核、培训、可追溯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咨询等工作。
熟悉食品链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相关标准,多次组织国内动物福利的相关会议,推动了动物福利认证在中国市场落地。
硕士生导师。担任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常务理事;主讲《动物福利》、《兽医法规》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参与翻译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家畜操作处理与运输》等专著,指导研究生50多人。
Doris 曾为包括获欧盟资助的学术中心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建立和管理本地化项目,拥有近 10 年的组织管理和推进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经验,参与策划超过 50 场覆盖可持续发展下各个议题如都市绿化、智能城市、社会共融的活动,促进国内外政府代表、学校和产业在知识转移上的交流。此外,她曾在香港、柏林和北京从事与可持续食物相关的工作,谙熟该领域的生态圈。
Doris 目前带领谷孚的团队,致力于建立一个新蛋白(替代蛋白)产业相关的科技、数据、服务和资源的平台,推进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透个参与这个项目,希望能跟更多有相关专业背景,共同理念的青年相遇,共同构建一个更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蛋白食品体系。
2020良食设计师大赛全国冠军
良食“妈妈厨房”主理厨师
世界厨师宣言签署者
19岁在欧洲入行,至今20载。游历多国学习,善于创新,不拘泥于形式和环境的约束。现致力于推广“可持续”餐饮理念和厨师领导力的培养。
研究方向为社会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动物法。
包军,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会长,曾任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包军教授长期从事动物行为学及动物福利研究,在我国最早开展畜禽的动物福利研究,并在该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家畜行为学》 ,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 《家畜环境卫生学》;主持国家奶业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攻关课题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技文章100余篇,其中SCl收录文章80余篇。
李聪聪出生于中国山东。作为一名动物爱好者,她在硕士期间开始研究农场动物,包括蛋鸡和肉鸡的营养代谢。此后,李聪聪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肉种鸡和肉鸡的行为福利研究。博士毕业后,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上海纽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奶牛母子分离和分娩母猪行为福利以及中国农村肉类消费意愿等方面积累了经验。2022年3月初,李聪聪加入了IQC,致力于改善并促进中国农场动物福利状况。
小步VEGAN是一个集社交和购物,致力于推广植物性生活方式的平台。
冯冬梅(Irene Feng)曾在亚洲动物基金工作超过十年,她管理并推动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猫狗福利项目,从初创的小项目逐步发展为现在的全国性综合项目。期间,Irene带领团队积极拓展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包括50多个城市的政府部门、全国半数以上100多家民间动保组织、数百家学校、以及各界专家学者、媒体、社会名人等。从政策建议、公众教育宣传、民间组织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极大推动了中国猫狗福利及动物保护领域的行业发展,并籍此影响了中国无数伴侣动物的福利改善。
Irene拥有经济学硕士和工学士学位,并修读了广告学专业。多元的专业背景及多年项目实战经验,让她非常善于从多维度思考问题和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擅长开展行业推动支持及活动策划管理工作,并熟悉中国动物福利领域。
Irene在2021年加入IFAWF国际农场动物福利人才计划,担任项目经理。她希望在这个新的项目中继续运用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帮助有追求的优秀人才赋能和成长,并最终有效提高中国农场动物福利。
高级畜牧师,先后参与北京鸭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北京油鸡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白羽肉鸡饲养和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北京鸭产蛋性能选择效果分析和北京鸭蛋品质测定、北京鸭育种方法和选育流程技术改进。先后培育出“栗园油鸡蛋鸡”配套系和“京星黄鸡103”肉鸡配套系2个新配套系,并将其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北京油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和农场动物福利养殖模式,研发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产品荣获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颁发的“五星级福利养殖金蛋奖”和“五星级福利养殖金鸡奖”。推广肉鸡无抗养殖技术,探索建立并推广商品肉鸡立体平养“十大福利”养殖模式,即提供“五不打扰”和“五星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安全、美味、高效的肉鸡产品,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核心期刊上发表26篇文章,其中SCI文章1篇;授权专利3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个、团体标准1个。
河南省地方黑猪工程中心主任,郑州市劳模,中欧国家减抗项目中国团队专家,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ICCAW)专家及理事。养殖上市企业工作十年有余,现任河南农多多企业技术总监。
陈榕珊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福利项目的一名研究员,她通过定性方法来研究中国农场动物福利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她曾研究中国奶牛场的员工福利及管理对动物养殖的影响,现在的研究项目是关于非笼养鸡蛋在中国的消费群体状况。
她也是「国际农场动物福利人才计划」的联合创始人,希望通过该项目凝聚并支持动物福利领域的优秀人才,共同为农场动物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2023年人才计划正在招募!